本站为重庆自考民间交流网站,最新自学考试动态请各位考生以重庆教育考试院(www.cqksy.cn)各区自考办最新通知为准。

重庆自考网 > 历年真题 > 2023年4月重庆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真题

2023年4月重庆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真题

管理员 2023-07-31 历年真题

2023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传播学概论试题
课 程代码:00642

1 .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 、写在答题纸上。
2 .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 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 、准考证号用黑 色字迹 的签字 笔或钢笔 填 写在 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 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 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 2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
1 .  在“人类传播”的各种类型中,  属于“非社会传播”的是 A . 大众传播                                      B . 人际传播
C . 组织传播                                        D . 自我传播
2 .  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模式, 对线性模式做出最重要的修正,  是其引入了
A .  “媒介”概念                             B .  “讯息”内容
C .  “噪音”环节                                D .  “ 反馈”机制
3 .  提出“螺旋形上升”传播模式的学者是
A . 丹斯                                           B . 竹内郁郎
C . 马莱茨克                                      D . 德弗勒
4.  社会的人是 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社会就如 同一张巨大的传播网络,这个 传播 网络被德国社会学家西梅尔称之为
A .  “ 舆论厨房”                            B .  “意义之网”
C .  “乌合之众”                          D .  “ 陌生人”
5 .  第一次明确使用“大众传播学”概念的著作是
A .《宣传与传播世界史》                      B .《 宣传与推行》
C.《世界革命的宣传》                       D .《宣传、传播和舆论》


6.  新中国成立后,  第一次大规模以科学方法为指导进行的受众调查是在
A . 1 978 年                                       B . 1 980 年
C . 1982 年                                        D . 1984 年
7 .  于 1837 年发明第一 台实用电报机的人物是
A . 本杰明 · 戴伊                               B . 塞缪尔 · 摩尔斯
C . 尼古拉 · 特斯拉                            D . 安东尼奥 · 梅乌奇
8.  人类传播革命的规律不包括
A . 步伐呈现加速状态发展                    B . 传播科技呈现叠加状态发展
C. 知识的增加呈倒金字塔状态发展       D . 信息传送的速度越来越快
9 .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四定律,  莱文森认为麦克卢汉的“逆转”带有
A . 潜在性                                        B . 确定性
C . 已知性                                          D . 人性化
10 . 提出报纸应对政府提供一种其他机构无法提供的监督作用的人是
A . 尼克松                                        B . 杜鲁门
C . 罗斯福                                        D . 杰弗逊
11 . 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新闻学的重要概念,  最早兴起于
A . 英 国                    B . 法国             C . 美国                     D . 德国
12 . 1981年,  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和首都各新闻单位共同制定了媒介从业人员的职 业道德规范
A .《记者行为原则宣言》                     B .《新闻工作者道德律》
C .《新闻工作者守则》                         D .《 记者守则》
13 .  “在这里, 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  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 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  毫无怨言,  甚 至无声无息 …  …   。  ”这句话出自
A .《舆论学》                                                       B .《乌合之众》
C .《娱乐至死》                                    D .《文化与帝国主义》 14 . 我国率先实现经营管理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媒介是


A . 广播
C . 报纸
15 . 中国最早尝试电子报的报刊是
A .《 广东日报》
C .《 杭州日报》

B . 电视
D . 杂志
 
B .《 光明日报》
D .《厦门日报》

 


16 . 群体传播中双向性强,  就意味着该群体的
A . 合意基础差                                B . 群体归属意识弱
C . 凝聚力强                                        D . 偏离心高
17 . 企业识别系统  (CIS) 宣传属于
A . 组织内传播                                     B . 组织外传播
C . 组织间传播                                 D . 组织融合传播
18 . 公众指涉的对象是
A . 环境发展规划                             B . 社区文明建构
C. 社会公共事务                                D . 顾客权益维护
19. 狭义的国际传播是指
A . 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                     B . 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往来
C . 国家首脑的互访                          D . 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20 . 人类早期媒介贫乏的传播活动中,  传者大多是
A . 直接传者                                      B . 间接传者
C . 专职传者                                      D . 兼职传者
21 . 最先使用“知晓权”概念的新闻记者是
A . 弥尔顿                                         B . 肯特 · 库柏
C . 拉斯韦尔                                        D . 李普曼
22 . 施拉姆等人在调查报告《儿童生活中的电视》中指出,儿童看电视最重要的因素是
A . 进行环境监测                                B . 完成自我认同
C . 发展个人关系                                  D . 实现娱乐解闷
23 . 传播效果研究史上, 几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的阶段是 A .“选择效果论”                     B .“多元效果论”
C .“有限效果论”                          D .“一致效果论”
24 . 霍夫兰等人发现,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  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面影响,其内容 本身的说服力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发挥出来, 这种效果称之为
A .“可信性效果”                          B .“休眠效果”
C .“免疫效果”                               D .“劝服效果”
25 . 中国“知识沟”理论的本土化考察,  始于
A . 2001年                                        B. 2002 年
C . 2003 年                                         D . 2004 年
二 、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  每小题2分,  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  错选 、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6 . 下列个人有机集合体中, 属于首属群体的有
A . 家庭                                             B . 社 团
C . 阶级                                           D . 友人
E. 邻里
27 .“文化研究”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A . 文本分析                                     B . 受众调查
C . 实证方法                                    D .“民族志”的受众研究
E . 符号分析
28 . 网络大众传播引发的负面问题有
A . 垃圾信息泛滥                              B . 信息封闭
C . 网络暴力肆虐                              D . 娱乐作用丧失
E. 责任意识淡薄
29 . 阿伯克龙比等人把研究受众的范式 区分为
A . 职业素养范式                             B . 心理/认知范式
C . 行为范式                                     D . 收编/抗拒范式
E . 观展/表演范式
30 . 从内在性质看,  传播效果可分为
A . 心理效果                                     B . 文化效果
C . 多元效果                                    D . 经济效果
E. 政治效果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 、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15 分。
31.“托马斯公理”
32 . 经验学派
33 .社会责任理论
34 . 下行传播
35 .“社会关系论”
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  每小题 6分,  共 30 分。
36. 简述大众传播的四大功能。
37 . 简述经验性方法论的基本前提。
38 . 简述《权力的媒介》的主要观点。
 


39 . 简述新媒介环境下传受角色与互动关系 的突破。
40 . 简述魔弹论的主要观点。
 
五 、论述题:  本大题共2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 20 分。
41 . 试述媒介融合的形式与前景。
42 . 试析大众传播对文化的消极作用, 并试着提供一些解决的方案。
 

Tags:

自考微信公众号

重庆自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上方二维码

标签列表